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52.60GW,预期2022年全年国内装机有望突破88GW,继续在规模增长上领先全球。
其中,150m厚度P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9.30元/片、7.05元/片,较10月31日报价分别下调0.43元/片和0.33元/片;150m厚度N型210、182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为9.86元/片和7.54元/片,分别较上一轮报价下调0.46元/片、0.36元/片。光伏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2020年下半年,硅料刚刚开始涨价但还在相对低位的时候,玻璃在那个时间点是近几年的相对价格高点,当时曾经出现双玻组件的玻璃成本超过硅料,成为组件第一大成本项的情况。
隆基绿能有关人士表示,隆基降价其实就是老逻辑;硅片作为产业链中游,价格根据上游价格走势,随行就市,而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符合公司未来经营需要,通过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分批采购的长单方式,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硅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他认为,组件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变动,和硅料价格的高低涨跌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国金证券(9.290, 0.25, 2.77%)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首席分析师姚遥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的发言中表示,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两大龙头竞相降价后,他们的股价也应声而跌。明年如果有刚性的供应链短板,可能绝大部分时间里还是硅料。
光伏行业评论员老杨说光伏表示,由于硅料企业的扛价,硅片降价的时间点来的比想象的晚了一些,但该来的还是要来。上月底,TCL中环宣布年内首次下调硅片报价,之后在11月27日再度下调单晶硅片报价。在没有足够需求支撑的市场中,产业链有价无市,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投资商,都不会在此时选择签订采购合同,而实际的价格情况预计需要春节之后才能进一步明朗。
截至目前,硅料与硅片企业仍在博弈,近日多方数据显示,行业出现了180元/kg的硅料成交价格,但对于实际成交情况,包括硅料品质、成交厂家等却众说纷纭。据某一线组件厂销售表示,明年3月份,组件计划报价在1.7元/瓦左右在没有足够需求支撑的市场中,产业链有价无市,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投资商,都不会在此时选择签订采购合同,而实际的价格情况预计需要春节之后才能进一步明朗。而在近日,亦有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企业拿到了1.7元/瓦的组件成交价格,该订单目前已经开始供货。
在背负储能配比、产业配套、土地租金上涨、用地政策不明确等种种压力之下,组件降价给一部分收益率难过关的项目带来了启动的希望,也会进一步打开更多应用场景下的光伏电站投资空间。然而,也有组件销售负责人告诉光伏們,刚签了1.9元/瓦的组件订单,但项目规模较小,为分布式光伏订单,目前刚启动出货。
而根据InfoLink的最新报价,硅片、电池的价格已经低于上述大厂的公示报价,与上周相比,硅片、电池分别迎来了将近10%与20%的降幅,这足以看出,近日光伏产业链降价之频繁以及波动幅度之大。总体来看,由于地面电站抢装供货已经结束,近日组件成交以分布式光伏为主,但价格并未形成主流报价,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价格差别非常之大。除此之外,部分出口退货的组件产品也在亦超低价格甩卖,一线组件企业的退货组件报价有低至1.55元/瓦的,但也有1.75元/瓦成交的订单。但是,在这种行业形势下,也有企业正计划逆市囤货,趁着年底企业清库存的低价,明年上半年价格可能会有小波的上涨。
对于终端需求的不同预期,也是行业当前报价混乱的原因之一。目前,行业对于光伏产业链降价的趋势已经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叠加国内感染比例迅速升高以及行业进入年底总结阶段,电站端需求持续下降,也是近期产业链价格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12月23与25日,以中环、隆基为代表的硅片大厂,以通威为代表的电池企业纷纷公示最新报价,相比于上次报价,基础降幅在20%左右。从第三方机构的跟踪数据来看,光伏组件均价在近日并未出现明显的下滑,大多均价仍集中在1.9元/瓦上下,但市场中零散的组件成交价格表现却大相径庭。
在这一波产业链降价趋势下,行业尤为关注的实际上还是硅料的价格走势,但由于某些行业众所周知的原因,硅业分会报价暂停之后,硅料的市场价格也逐步失去了参考标的,甚至在上周末倒逼硅片大厂亲自下场解释硅料的价格走势。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产业链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对于已经饱受价格困扰两年多的投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之一。
截至目前,硅料与硅片企业仍在博弈,近日多方数据显示,行业出现了180元/kg的硅料成交价格,但对于实际成交情况,包括硅料品质、成交厂家等却众说纷纭。近日,光伏产业链价格依旧处于混乱报价的状态,在上游各环节价格跌幅均超过20%的情况下,光伏组件报价仍然处于动荡的趋势中。
不过,在进入降价通道之后,由于未来需求启动时间的不确定性,明年组件价格主流水平实际上并不十分明朗。光伏們了解到,有行业消息显示,某二线组件厂540W组件报价已经来到1.5元/瓦,交货周期为春节之后,但规模较小,仅为1MW。据某一线组件厂销售表示,明年3月份,组件计划报价在1.7元/瓦左右根据公告,美国总统拜登暂时免除了对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或越南组装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的所有反倾销或反补贴税。《规范》实施以后,光伏市场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点评: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能源消费占总消费的九成以上,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深入推进。
点评:工商业光伏大省浙江宣布分布式发电可以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成为隔墙售电工作推进又一重要节点。政策回顾:2021年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等9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国家标准,并于202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在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的背景下,光伏在推进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中战略中的份量不断提高。2022年进入倒计时,回顾这一年来的光伏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文件中反复提到保障、支持、鼓励这些词语,都是正向积极的词语,没有出现禁止、不得等负面词语,可见,国家层面对于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是满意的。政策回顾: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也曾提到,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屋顶光伏行动、风光发电量实现翻倍。方案锚定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政策回顾: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点评:最近几个月,包括河南、江西、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纷纷调整了峰谷电价政策,大幅扩张当地峰谷电价差,作为光伏和储能主要的盈利来源,许多地方电站收入较之过去均实现成倍增长。点评:为了稳住全国的经济大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而光伏产业有幸成为了国家稳增长的重点抓手行业。
此举也被普遍认为是双控考核机制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此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不仅发文引导,还约谈了骨干企业,帮助稳定多晶硅市场的供需与价格。
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1条:到2025年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根据文件,未来光伏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计划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通知》表示,做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各级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要积极做好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依法简化并网手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广线上服务应用,确保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应并尽并,消纳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供需旺盛大单不断,利好政策全面井喷。
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